Search

【#育兒筆記】185:欣賞孩子長成自己獨特的樣子  (暘斌)

孩子們還沒出生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育兒筆記】185:欣賞孩子長成自己獨特的樣子  (暘斌)

孩子們還沒出生時,
我們偶爾會聊聊未來他們可能的長相,
東猜西想,
最後只有一個結論:
根本難以想像!生出來才知道。

昔日戲言「生」後事,
今朝都到眼前來。

即將滿三歲的前夕,
雙寶長時間24小時和爸媽相處。
我們很清楚他們
眼睛鼻子像誰、身材遺傳自誰,
也很能掌握他們身高、體重的變化。

生理的成長有跡可循,
人格的養成卻有其獨特發展。

在我們家,從未強調過
姊姊要禮讓弟弟,
弟弟要保護姊姊;
或者是男生應該如何,
女生應該怎樣之類的。

對於兩個孩子,
我們一視同仁,
採取一樣的教養原則。

但或許是天性使然,
雙寶的性格越來越不同,
發展越來越獨特。

一樣是看見故事書裡的小兔子受傷,
Evonne會主動幫它秀秀,
所有的擔心都寫在臉上。
Aaron卻未必很在意,
有時還會催促我快講下一本。

一樣是面對新的事物、新的食材,
Evonne會樂於大膽嘗試,
所有的興奮都寫在臉上。
Aaron卻未必很願意,
有時還會直嚷著:「我不用了!」

一樣是在旅途中,
Aaron可以輕鬆發現
垃圾車、拖吊車、水泥車⋯⋯
也會找到他最愛的橘車、
幫姊姊找到最愛的紅車。

Evonne則是在某次出遊時說:
「我以後要買紅色的車車,
載『全家』一起出去玩!」
我以為自己聽錯了,
追問「全家」是誰啊?
Evonne用奶音回答:
「就是我啊、爸爸、媽媽、和底迪啊,
我們一家人!」

雙寶從小生活在一起,
一樣愛看垃圾車,
一樣愛轉圈圈、飛高高,
一樣愛吃燕麥、芋頭、優格⋯⋯。
不過,
他們越來越有自己的品味、好惡,
越來越不一樣。

紀伯倫曾說:
「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,
卻非你的思想,
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⋯⋯」

身為一個父親,
我很享受這樣的過程,
也期待孩子去幼兒園學習、冒險。

看孩子既有我們的血脈,
也逐步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。
帶養孩子的樂趣,
孰大於是?

#2y11m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我們」是暘斌與芳瑜夫婦 「老師」是我們的外在標籤 「不只是」指標籤以外對自己的期待與追求 歡迎在終生學習的道路上與我們同行
View all posts